拆迁第一步:了解自家土地性质和房屋拆迁的目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土地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政策、法律条文、补偿标准和方式以及拆迁的流程可能均不相同。因此,弄清楚自家土地性质在拆迁中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搞清楚谁是拆迁的主导者,拆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拆迁公告,且是出于公共利益需要,则拆迁是合法的,被拆迁人可以尽力争取合理的补偿款;如果主体不是地方政府或者不是出于公共利益的,则其拆迁可能就是不合法的,被拆迁人有权拒绝拆迁。
拆迁第二步:了解当地拆迁补偿标准和方式。
房屋拆迁的补偿方式一般有两种,包括货币补偿和安置房补偿,个别地区还有房票的补偿方式,这要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安置补偿协议的具体内容加以确定。若是货币补偿,则需要搞清楚补偿款包括哪几部分,每个部分赔偿多少钱,按什么比例或者标准赔偿等;如果是安置房补偿的方式,则需要了解安置房的补偿面积、地区、补偿比例,如何分配房型、房号,以及如果安置房面积不够大,能否加钱增加安置房的面积等。
拆迁第三步:注意关注、核查和保存各种拆迁公告。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因此,地方人民政府在进行拆迁之前,基本都会发布与拆迁有关的各种公告文件,以告知相对人及时补办相应的手续、提出异议等。被拆迁人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政府公告都是合法有效的文件,也存在一些不合法律规定的“红头文件”,当被拆迁人无法判断该文件是否合法时,应当及时采取拍照或复印等方式将文件保存下来,然后找专业拆迁律师进行咨询,这样可以防止证据的毁损灭失,也有利于当事人的后期维权。
拆迁第四步:留意政府的实地调查和房屋评估程序。
当地政府确认拆迁后,房屋征收管理部门或者土地资源部门需要派专门的拆迁工作人员到被拆迁人的家里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测量房屋的实际面积、确定房屋的现状、核实房屋的居住人数、登记屋内的设备设施等。被拆迁人在拆迁调查过程中应当积极配合相关人员的工作,同时更注意观察工作人员是否有登记遗漏、错误或者不当等情形,如果有要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修正;同时,如果房屋需要评估的还有积极参与房屋评估机构的选定过程,对评估价值不满意的要及时提请复查或者重新鉴定,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拆迁第五步:遇到“强拆”莫慌张。
无论是对拆迁补偿款的金额不满意,还是对安置房的产权调换结果不满意,或者是对拆迁安置的程序不满意,甚至是遭遇强拆行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切莫一时冲动,以暴力维权而触犯法律。当被拆迁人对拆迁的过程和结果不满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然,为了能争取更好的利益,尽量不要等到房屋被拆除之后再去维权,而是在房屋被拆迁的每一个环节都尝试争取利益、提高补偿,比如采取与政府谈判、不签署安置补偿协议、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举行听证等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保留相关证据,如果可以尽量在专业拆迁律师的指导下进行维权行为,这样能获得最大化的权益保障。
(采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