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律师】农村征迁,补偿安置流程,2019年最完整版

随着农村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拆迁将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和耕地的征用,少不了对农村居民进行拆迁补偿。好多农民没有经历过拆迁,对拆迁补偿的几个关键点不是多么了解,尤其是农村房屋拆迁和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是否相同?拆迁补偿是按照人员还是土地面积计算的?还有房屋拆迁后的安置有什么计划?等等问题都需要弄明白,现在,让我们共同讨论2019年农村拆迁的最新补偿标准,可要收藏好呀,还可以帮助转发给亲戚朋友。
一、农村拆迁补偿是按照家庭成员多少计算还是按照土地面积多少计算呢?
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具体的拆迁政策。
1、有关集体土地的法律规定:农村的土地都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现在农村还不能买卖宅基地和承包地,根据有关规定,农村房屋补偿费是依照当地的综合地价确定,房屋根据地面附属物进行补偿。
具体的拆迁补偿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货币补偿,即一次性现金直接补偿;
(2)有产权的房屋可以调换,还可以安置房安置;
(3)如果有宅基地条件的话,可以用宅基地安置办法安置,并且还补偿一定的农村房屋重建资金。
2、有关土地安置补助费的内容: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主要有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其中安置补助费将主要用于被征收土地和农业人口的安置,大家发现了吧,这几项补助费只有在安置补贴这一项里面,家庭户籍人口数与安置补助金有关系,你家人多就会多补,人少就少补。
经过上述的分析,咱们可以发现,目前与户籍人口多少有关系的只有安置补助这一项,所以,集体土地补偿和咱们的户籍人口的多少关系不是太大,一般情况下,补偿金额主要是根据征用的面积多少来计算的。当然,土地拆迁除了计算面积或户籍数量外,有的当地政府还会出台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千篇一律的。您可以参考本地政策作为标准。
现在,我们将具体解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基本过程的几个主要关键点。
二、农村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几个主要关键点。
1、张贴征地告知,告知农民即将征地:
其实就是“计划征地公告”。为什么计划征收而不是征地公告?由于征地文件尚未提交审批,将提前通知。公告内容包括:征地范围,面积,用途;补偿方法和标准;安置计划。
2,现状调查和确认,确定区域和附件等。一般情况下,这一环节主要是测量土地面积、房屋面积,核查地面上的青苗、附着物等,当然,必须是你家被划入征地红线范围内的。
3、召开听证会,征求农民的意见:
县级自然源部门和乡镇政府就公告内容征求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有分歧协调进行解决。并应通知申请听证的权利。如果村民要求听证会,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及时举行听证会。
4、组织,审查和报告征地材料:
县级自然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征地调查结果和县政府制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和移民安置计划,以及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制定计划。农地改造,补充耕地计划,征地计划和土地规划,编制建设用地报告规范(简称:一书四计划),经县级政府初审后审批,县级政府正式行文报批,走法定程序。
5、征地审批:
获得批准文件后10个工作日内,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征地公告张贴在村委会或村民小组。
6、土地征用公告:
如果您看到征收通知,如果对征收土地和赔偿有任何异议,您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维护您的权利。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了,一切工作都要依法进行,否则,你的利益就不会受到保护,大家知道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有严格的时限,建议被征收人收到征收通知后,必须掌握相关的及时性和程序,防止以后打官司被动。
7、办理赔偿登记: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凡是与被征收土地有关系的,都应当在公告之日内,必须将土地所有权证书交到在公告指定的县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由他们具体负责处理土地补偿登记等问题。
8,制定并公布征地补偿方案和安置方案:
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批准的征地计划进一步核实土地所有者,权利人和地上附着物,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乡(镇)和村庄应当宣布听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获得土地的农民的意见。
9、进行听证:
按照《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0号令)规定,为维护被征收农民的切身利益,凡是牵涉到的单位和个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或者要求有关单位举行听证会的,应当自计划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把要求提交到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他们将会及时给与答复的,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10、土地征用和土地交付的实施:
如果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确定的相关补偿费未全额支付,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有权拒绝移交土地。
(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