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准地价,即土地初始价,也称城市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法定最高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并由市、县及以上政府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基准地价不是土地价格,但对土地价格具有一定指导意义。2015年国土部规定,各地区一般每3年需更新一次。
二、基准地价的作用:
第一、作为各级政府在土地有偿出让时的依据。第二、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基准地价制定出灵活的地价政策,通过地价差别和调整,引导或控制各类社会经济活动,落实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和房价有什么关系
基准地价更多是一种参考指导作用,而土地市场的成交价格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一块土地在上市拍卖前,都会有一个底价,而这个底价会在基准地价的参考指导下形成。
但是,土地往往很少以底价成交,大部分土地成交价,都是开发商根据市场和自身产品、收益预期等形成的,所以开发商最终的出价结果,与该地块的底价并没有多大关系。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市场情况不好,开发商拿地意愿低,大量土地流拍,政府也会相应调整基准地价,降低其价格。
(采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