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感觉上访是争取补偿的好方法:
现今,老百姓遇到难事想要解决,没有法律意识或者不知道法律程序怎么走,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政府部门告状,进而想到的就是写材料上访。所谓上访,是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也是上层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表达形式。但是在2014年2月中央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表示中央和国家机关不受理越级上访。
实际上,老百姓常说的上访应当称为信访,《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中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各省、市区等地都专门设立有信访局或信访办公室,方便各地群众反映相关问题。涉及到征地拆迁纠纷,当事人认为补偿不合理,政府行为违法,收集很多相关材料一级一级去信访部门反映,劳命伤财、无功而返,甚至成为长期上访户,被地方政府监视。
不乏有很多上访过的当事人来找律师,告知他们长时间上访无果,接待的工作人员最终给他们建议是“走司法途径解决”。是的,明明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很多当事人却拐不过这个弯,宁愿去上访也不愿意走司法途径,耽误了诉讼时效,最终找到律师,律师也无力回天,如果在一开始就选择走法律途径或许自己多年的纠纷问题早已妥善解决。
(采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