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实际拆迁过程中,很多被拆迁人却没有体会到“先补后征”带来的安全感和踏实感。
有很多被拆迁人在给拆迁律师的留言中提到,签订拆迁协议后拆迁方一直不给付补偿款,自己去要对方一直说尽快。但直到自己完成搬迁、腾空了房屋、厂房,拆迁方也没有按照拆迁协议约定支付补偿款。
更有甚者,不但没有进行“先补偿”的动作,连与被拆迁人达成一致意见、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程序都被跳过,直接以偷拆、“误拆”等方式对被拆迁人的房屋实施了强拆。
拆迁律师今天就来和被拆迁人说说,如何尽量避免违法“先拆后补”的情况出现,以及如果发生了违法强拆,被拆迁人该如何维权。
关于先拆后补的案例拆迁律师也分享过不少。有这类遭遇的被拆迁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点,拆迁律师通过这些错误示范,来告诉大家该如何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
1、家中无人被偷拆。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被拆迁人是一家人都在外打工生活的,家中房子在被纳入拆迁范围后也常常是空置的。老百姓土话常说,空房易引贼。被拆迁人家中无人,就容易给无良拆迁方留下动歪心思进行偷拆强拆的可乘之机。很多被突击强拆、深夜偷拆的房子都是这种“无人房”。
这样的情况下,拆迁方一方面会认为被拆迁人权利意识低更好“拿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被拆迁人家中无人、没人阻拦的便利条件“速拆速决”。等到房子拆完了,拆迁方再“恩威并施”地打消被拆迁人依法维权的积极性,说服被拆迁人接受自己给出的补偿条件,被拆迁人就更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对此,拆迁律师提醒被拆迁人,一旦房子被纳入拆迁范围,被拆迁人就要提高警惕,家中一定要留人看守,一方面能及早接收到拆迁方传递、传达的各种消息,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强拆偷拆发生的几率。
2、久议不决仍拖延。从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到房子被正式拆除之前,或长或短地都会存在拆迁双方就拆迁补偿条件等进行协商的阶段。很多被拆迁人在这一步耗费了太多时间,既无法接受拆迁方给出的明显不合理的拆迁补偿,又不启动相关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一味等待拆迁方找自己商量。
殊不知就在被拆迁人等待拆迁方给一个合理补偿条件时,拆迁方已经想了一百种逼迁强拆的手段正待实施。久议不决房屋变成违建、谈判不成收获一纸房屋征收决定书,这都是许多被拆迁人曾有过的实际遭遇。
对此,拆迁律师提醒被拆迁人,如果认为征补方案有问题,就把握住提出意见、参与听证的机会,督促征补方案的修改;如果认为评估有问题,就第一时间针对评估结果申请复核评估、专家鉴定;如果认为征收补偿决定存在违法之处,就主动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权;......
总而言之,不要将时间浪费在等待上,避免出现错过启动一些法律救济程序的期限,给拆迁方留下强制执行的空隙。
3、对拆迁信息一问三不知。很多被拆迁人对面临的征收拆迁项目的全部了解仅来自于街坊邻居的“据说”,以及拆迁方工作人员的介绍。但对于拆迁项目是否已经取得相应的审批许可文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是否满足全部的前置条件和程序等问题,被拆迁人却丝毫不知情。
在这种情况下,被拆迁人只能听凭拆迁方的引导。当拆迁方意识到被拆迁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后,就很容易糊弄被拆迁人,乃至违法强拆——因为即使他们没有相关审批手续,即使他们的征收拆迁程序违法,被拆迁人也看不出来。
对此,拆迁律师提醒被拆迁人,一定要时刻关注拆迁方、街道/村委发布的公告,对于不明白、不了解的,第一时间向专业拆迁律师咨询请教,在与拆迁方进行谈判协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知信息争取有利的补偿条件。
如果已经面临拆迁侵权危机,如拆迁方并没有依法对征地拆迁相关信息进行公告等的,可以在律师的帮助下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全面了解拆迁项目相关情况,并通过对拆迁方违法行为的打击争取自己的权利。
对于已经遭遇强拆、偷拆的被拆迁人来说,及时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取拆迁项目相关批文、信息非常重要,被拆迁人需要通过这些材料找出拆迁方的违法点及相关证据。
与此同时,被拆迁人要及时启动复议、诉讼程序,督促拆迁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并意识到被拆迁人并不会任由其揉圆搓扁,一定会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
多方作用之下,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的启动向拆迁方适当施压,迫使其正视自己的合法诉求、愿意与自己进行平等的谈判协商;另一方面,即使拆迁方冥顽不灵,被拆迁人也可以通过诉请国家赔偿的方式争取应得的补偿和赔偿。
(采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