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家遇到征地拆迁,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住上了更宽敞的房子,好不容易也轮到自家了,但是补偿却很低,该怎么办?
补偿多少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当然不是我们老百姓能轻易能左右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做不了,等着人家说多少就多少,接受就可以了。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努力争取更加合理的补偿。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对于被征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证明土地和房屋的归属,它们是决定你是否有资格或能拿到多少补偿的关键因素。像土地证、宅基地证、房产证、建房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可证明自身权益的原件,切记一定要保存好。
此外,像征收决定书、征收补偿决定书、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等直接涉及您权益的法律文件,一定仔细阅读并保管好,若侵犯了您的利益,可以此作为证据,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
包括评估结果报告、补偿安置协议、尤其是空白协议,一定要慎签。因为一旦签字确认,就会产生合同效力,代表你同意协议或者文件上的内容,作为合同相对方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上约定的内容,即视为违约。
因此,在和征收方签订安置补偿协议时,大家一定要仔细查看协议中的各项内容是否约定明确,如果有不明确或者难以理解的部分,千万不要签字。更不要轻易相信征收方的口头承诺。
首先作为被征收人对于征地拆迁工作的具体流程,您需要有大致了解,这是因为如果后期征收方没有按相关流程办理,您可以进行相应维权。
农村土地征收从启动到发放补偿款的流程:征地告知书——土地现状调查——征地公告——补偿登记——拟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补偿安置方案——听证——审批通过补偿安置方案——签署安置补偿协议——支付补偿款。
城市房屋拆迁从启动到发放补偿款全流程:征收调查登记——房屋征收决定——征收补偿方案(公布)——房屋征收公告——签订补偿协议/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支付——搬迁。
其次,拆迁项目的性质也需要了解,如果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征地拆迁,则具有强制性,此时应尽力争取合理拆迁补偿;若是商业开发行为,则不具有强制性,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可以不同意拆迁。
还需要明确拆迁补偿方式与标准。《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1条规定,被拆迁人可以选择2类补偿方式:一是货币补偿,二是房屋产权调换。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保证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此外,还需要了解到征地拆迁项目的主导者、相关政策、法定的审批许可文件、程序是否合法等系统问题,避免造成信息不对称,在维权中陷入被动。
为配合政府工作,被拆迁人需要准备被拆迁土地及房屋的各种权属证书和证明文件的原件。
基本证件具体包括:
①房产证;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③宅基地使用权证;
④土地使用证;
⑤如果房屋是经营性用房,还涉及到营业执照;
⑥税务登记及纳税凭证等证件。如果证件丢失,务必依法及时补办。
如果被要求出示或者提交证件,不可轻易交出原件,在提供复印件的同时还应注明证件的用途。
实践中,待拆迁的房屋权属可能存在瑕疵,比如证载面积和实际面积不一致,翻新未经过审批等,此时需要在拆迁前尽力去补办手续或者开具相应的证明。
还有因建房年代久远,缺失房产证或土地使用证的情况,此时需准备土地来源和建房合法的证明文件。必要时提前咨询律师学习了解,最好做到心中有数。
征地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导致许多被拆迁人无法发现征地批文有瑕疵,或者压根没有征地批文就草率签订安置协议,所以征地信息与被拆迁人紧密相关。
上网登陆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或者征地信息共享平台,查询所在地块是否有相应的征地信息,时刻留意动向,是查看自家征地拆迁是否合法的一种方式。
其次,只有自己足够强大别人才会因为你的强大改变,作为被拆迁人,有必要恶补法律知识,学习了解了法律规定程序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判断是否违法,可以及时提起有效的补救措施,这才是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目的。不要觉得自己遇不到拆迁,学了也没有,现在是法治社会,多少了解一些法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学习渠道和资源丰富,只要合理利用起来,都能在关键时候成为保护自己权益的盔甲。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小技能,虽然现在社交软件很方便,但是有很多农村朋友尤其上了年龄的人,不知道如何加微信发资料等,这样不管和谁的沟通同都会欠缺,如果可以的话,平时让孩子们教一教现代通讯的基本使用,不只是可以帮助争取合理补偿,对日常生活也有所帮助。
征地拆迁中,补偿多少其实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很多是我们不可控的,比如房屋区位、自身价值、当地政策等等,但是前文所提到的五点却是可控因素,是我们为争取合理补偿能够做到的。
俗话说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与其佛系躺平或是消极对抗,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搏一把,这样就算不能把补偿提到多高,起码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