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意见征求已经于昨日结束。今年4月18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进行二次审议后,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阶段。截至昨天,参与人数已超8万人,提出的意见条数超过30多万条,远远高于同期公开征集意见的另外两部法律草案。“妇女权益保障法是针对妇女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和特别立法,该法涉及妇女六大权益,包括政治权利、人格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此次修订案中重点涉及的就业性别歧视、婚育职场限制等问题,无不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现代社会中,女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加强这个特定群体的权益保障也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迫切。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中,人大代表强调妇女的权益保护,如妇女生育、妇女就业歧视、妇女社会保障等。突出了国家政策及法律对妇女权益的正当、合法保护,侧面强调妇女权益应得到正当对待,不应有歧视性的差别对待。然而中国自古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在农村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且延续至今,严重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万典律师多年来专业受理征地拆迁类案件,以农村征地中妇女权益保障为例,今天也浅谈一下征地拆迁中妇女权益的保障问题。01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
更新时间:
2022
-
05
-
20
房价日益上涨的今天,很多人外出去别的城市或工作、或做生意,一般都是租房子。而租来的房屋其产权不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只享有该房屋的使用权。因此,当租赁房屋遇上拆迁时,承租人与房东之间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利益纠纷。要是单纯地租来居住倒还好,损失不会太大;但要是租来做生意,如做厂房、商铺用,那就不一样了,涉及到装修费、停产停业损失等,这对承租人来说损失太大了。实践中,可能有部分承租人会认为,虽然房屋是自己租的,但是其已经在该房屋居住了大半辈子,已经对房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自己已经把它当成了真正的家,在拆迁时自己也应该享有拆迁补偿,所以就有了之前租客要求和房东平分500万拆迁款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而有的站在房东角度来看,自己拥有房屋的所有权,拆迁补偿应该归自己所有,这是理所应当。面对巨额的拆迁补偿,可能谁都会看着眼红,谁都想去分点。那么,租来的房屋遇上拆迁时,作为承租人究竟有没有拆迁补偿呢?而对于承租人的损失,法律上是否有保护呢?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这个问题。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
更新时间:
2022
-
05
-
20
在征收拆迁实践中,尽管法律三令五申,但是还是会有部分拆迁方为了利益违法强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想到的可能就是报警。但是也有些被拆迁人觉得报警没有用,说不定警察是站在征收方的,报警了人家也不管。当然,确实存在极个别的警方不作为的情况,大家有这种想法情有可原。但尽管如此,律师还是要告诉大家,遇到强拆时报警不但有用,而且很有必要!报案的目的并非是相信他们一定会处理,而是报案后坚持要求公安机关制作受案登记并出具回执,保护人身安全的同时,还便于日后可以要求立案侦查,追究责任。当我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警察有义务出警维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真的存在警方不出警的情况,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报警,留下报警记录,这对后续维权是有帮助的。警察有权利管政府强拆吗?被征收人可请求警察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征收拆迁过程中,遇到逼迁、强拆等情况,如不知名的社会闲散人员骚扰、闹事,甚至半夜砸窗户的都可以报警寻求保护。人民警察的责任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被征收拆迁人可以向公安局申请强拆查处。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及时查处。实践中,遇到不明人员强拆房屋的,被征收拆迁人可以向公安局递交查处申请,让警察查明是谁进行违法强拆...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9
很多被征收人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遇到征地拆迁,明明觉得补偿数额特别少,以至于以后的生计都是问题。但拆迁办的人说就得按照这个标准来,催促赶紧签合同,不然房子就要强拆了。但是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标准、谁定的标准,看不到相关的文件。不过觉得既然是政府征收,本着相信政府的态度,于是稀里糊涂就把协议签了,后来发现补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是房子已经被拆了,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其实就是被拆迁方与拆迁方掌握的信息资料不够对称,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有些了解相关法律的被征收人,可能还会想到申请信息公开,但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信息公开的作用,也不知道要获取哪些重要信息以及如何获取。万典律师结合以往经办的案件,浅聊一下信息公开,希望能对各位被征收人有所帮助。01.信息公开是什么?所谓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在征地拆迁中,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已经逐渐成为被拆迁人获取政府信息、了解拆迁项目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拆迁案件中,信息公开常常是第一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是维权中必须要走的一步路,因为我们可根据所获得的相关材料快速地找到征收方的违法点,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对他们的违法行为向有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当我们怀疑征收不合法,补偿不合理时,又拿不出足够的证据,空口无凭,最为致命。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公开政府信息。02.政府信息公开向...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8
去年9月1日,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半年多了,土地征收流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政府部门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征地,即为程序违法。如果发现在任一环节存在违法情况,被征收人均可以采取救济措施。一些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征收环节,大家更要格外关注。比如很多前期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走报批审批流程,进行社会风险评估、进行征收方案讨论等等。以下是合法的土地征收必须经过的完整流程:01审查是否属于公共利益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1)军事和外交需要用地的; (2)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用地的; (3)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区综合服务、社会福利、市政公用、优抚安置、英烈保护等公共事业需要用地的; (4)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扶贫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用地的; (5)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用地的; (6)法律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 02审查四规划一计划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1)发展改革部门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城乡...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7
补偿不合理,拒绝入户评估真的有用吗?在征地拆迁中,我们能拿到多少拆迁补偿,和评估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当自家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拆迁办要上门进行拆迁评估时,很多被拆迁人却紧锁大门,“来者全拒”。认为这样就能阻止拆迁工作的进行,提高自己的补偿。补偿不合理,拒绝“入户评估”真的有用吗?其实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消极抵抗非但争取不到合理的补偿,可能连最基本的补偿都拿不回来。【真实案例】安徽的林女士就遇到了这种事,由于要打造“婚纱小镇”的品牌,邻里之间开始传播要拆迁的消息。以前总听说拆迁补偿可以得到很多补偿款,这好事终于落到自己头上了,大家都满心欢喜的期待拆迁的到来。消息传来不久,当地政府就下发了征收文件以及安置补偿方案。看到补偿标准以后,林女士心凉了一大截,周边房价虽然不高,但是也要三千多一平米。而拆迁方给的补偿标准上,2006年以后建造的房屋一平米只有1505,更别说以前的老房子了。不久,拆迁方来到当地进行入户评估,林女士不满意拆迁方发布的补偿标准,紧闭大门,说什么也不让评估人员进家里查勘拍照。评估人员也没辙,只能随便拍了一下外观就走了。最后,林女士一家不但没有提高补偿,还连家中装饰装修及附属物的补偿都拿不到。律师提示:这样拒绝入户勘察评估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被拆迁人在遇到补偿不合理的情况时,会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抵抗,其实维权的心没有错,但方法有误。评估报告是您争取合理补偿的重要证据之一。...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6
““早搬迁可以优先选择置换房屋的楼层,位置,还有数万元奖励。”“奖金有限,只给搬家最积极的几户,先到先得,越早签钱越多。””很多被拆迁人在遇到征收拆迁时,可能都遇到过拆迁方提出的拆迁奖励方案: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公告之内,鼓励动员被拆迁人搬迁,拆迁方在公告之内,设立搬迁奖励金,约定奖励期限,在此期限之内达成协议搬迁的给予巨大数额的搬迁奖励;而如果未在此期限之内搬迁的,拆迁奖励一分没有,而且安置房也是别人挑剩下的。这个奖励金额有时候高达10万元或以上。面临这样的高额奖励诱惑,相信无论是谁都会心动。但也有很多被拆迁人朋友心里会打鼓:征收拆迁奖励是真的吗?该不该拿呢,拿了有什么影响吗?今天万典律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拆迁奖励,以及高额拆迁奖励背后可能存在的陷阱。· 法律如何规定拆迁奖励拆迁是真实的,奖励办法由市、县人民行政机关根据当地情况制定,需要提醒被拆迁人的是,拆迁奖励必须以合理补偿为依据。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根据上面的法条,我们可以得知,设置搬迁奖励是合法的,它的设立是为了奖励被拆迁方尽快与拆迁方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6
农用地被征收,政府需要对农民予以补偿,并通过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形式将补偿的标准、内容等公之于众,确保被征地农民及时获得补偿,政府也应该及时将征地安置补偿方案及时公告。那么如果被征收人对安置补偿方案有异议,会被强拆吗?应该怎么维权?一、首先我们要了解征收拆迁补偿标准:拆迁补偿标准是指对被征收的国有土地上建筑物价值进行的补偿,按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的市场价格,并请有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这里的市场价格,地级市政府部门都会依据每年住宅房屋市场价格规律,制定出相应房屋市场价格表供当地被拆迁的居民进行参考。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第二百四十三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二、被拆迁人...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2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大家都不陌生,遇到征收拆迁,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时,是需要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拆迁方不给原件,被拆迁人手里持有的仅仅是一张复印件。而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一旦涉及纠纷,可能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导致维权难。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拆迁方为什么不给原件呢?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后,拆迁方不给协议原件的原因通常是想侵害被拆迁人的利益,多数情况下是想少补偿,发生争议时,让被拆迁人拿不出证据。但拆迁方不给原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拆迁补偿协议应该是一式两份,由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各自持有一份,依据签订的协议进行补偿。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就是坚持要原件才行,手里的原件也不要轻易交给拆迁方。有时候他们说拿去盖章只是个借口和说辞,不要轻易上当。拆迁协议还可能会存在哪些陷阱1、口头承诺陷阱实践中,拆迁方为了达到尽快签约,实施动工的目的,在与被拆迁人进行协商谈判时,往往会开出各种极具诱惑,天花乱坠的口头承诺,而被拆迁人由于经验尚浅,往往信以为真,以为拆迁方的口头承诺会得以实现,按照拆迁方的要求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而当协议签署完毕后,拆迁方就对此决口不提,甚至矢口否认,而这时拆迁户才明白上当受骗,但也为时晚矣,所以对于拆迁方答应的补偿必须体现在书面文字上,口头承诺绝不可信。2、空白协议陷阱空白协议说好听是协议,说不好听就是一张白纸,其实签订空白...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1
征地拆迁中,老百姓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吃亏就吃在不了解法律。而征收方不但懂法,还会钻法律的空子,这导致部分征收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知法犯法,使老百姓权益受损。所以我们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起码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对方的征收行为合不合法,这样才不容易被轻易拿捏,也对后续维权有利。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判断。先看征地程序、主体、目的是否合法(1) 征地程序是否合法程序法定原则是我国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政府实施行政行为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比如,按规定的方式、步骤、顺序、时限进行。因此,征收土地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保障老百姓的权益。新版《土地管理法》出台之后,明确了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对拟征收土地的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并听取意见、听证程序、补偿登记、签订补偿安置协议这六大步骤,同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农村居民的知情权,同时在征地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听取被征地农民的意见,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2)征收主体是不是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土地征收的主体是特定的,而且只能是国家,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土地征收权。(3)是不是出于公共利益的征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
2022
-
05
-
10